2021年是滿洲里口岸開行中歐班列的第8年,作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標志性項目,中歐班列被譽為“一帶一路”的大動脈。滿洲里口岸憑借獨特的地緣優勢和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然成為亞歐國際聯運東線的重要通道。據滿洲里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滿洲里鐵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合計746列,同比(下同)增長43.74%;集裝箱60398標箱,增長42.28%;貨值73.21億元,增長25.27%。其中,進境班列365列,增長62.95%;集裝箱29440標箱,增長64.49%;出境班列381列,增長29.15%;集裝箱30958標箱,增長26.09%,中歐班列列數、標箱數、總貨值增勢顯著。截至目前,該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累計突破10000列。
“中歐班列運輸貨運時間比海運快了近3周,運價僅為空運的1/8,提升了出口通關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而且滿洲里車站海關可以預約通關,設置了‘7×24小時’班列審核專崗,隨到隨審,對我們企業來說真是重大利好。”中國外運華北有限公司滿洲里分公司經理劉宏說。
近年來,滿洲里海關充分發揮“一帶一路”節點海關作用,持續簡化中歐班列通關手續,強化監管優化服務,縮短貨物在口岸停留時間,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確保中歐班列在滿洲里口岸高效便捷通關。
“我們設立了班列審核專崗,采取預約通關模式,對班列物流實施順勢監管,對運行穩定、周期固定、申報規范、信息周詳的重點班列,采取提前審核報關信息模式,確保班列隨到隨放,夜間到達亦可快速通關。”滿洲里海關所屬滿洲里車站海關副關長吳慶巖介紹道。
滿洲里海關先后與24個班列啟運地海關及重要港口海關簽署合作備忘錄,設立聯系熱線,搭建信息互換、聯系配合、應急處置平臺,實現查驗結果互認;針對需要進行車號、集裝箱號、封志號核查的貨運列車,不要求移位到查驗場地,而直接在鐵路道線上實施核查,在有效緩解因運輸工具重新編組、集裝箱吊裝等流程影響通關時間情況的同時,為企業節省移位、吊裝費用;運用h986貨運列車在線檢測系統、木材材積檢測系統等科技設備提高非侵入式查驗比率,縮短班列平均查驗用時;強化與鐵路部門的聯系配合,及時向鐵路部門通報班列放行信息,使海關監管與貨運列車調度“無縫對接”,對于查驗無異常的貨物,積極與滿洲里車站、海關監管場所經營企業溝通協調,免除其吊裝、移位、倉儲費用。同時,該關積極將新鐵路艙單系統應用于優化中歐班列監管中,充分利用系統艙單歸并功能,對班列貨物進行整合通關,目前該系統總體運行平穩,1票貨物運單流轉時間縮短至5-6分鐘,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路甚至不跑路”,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下一步,滿洲里海關將繼續優化通關模式,充分釋放物流通道潛能,在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助力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閆佳彤/文)
能報關鋅礦上海清關代理公司跨境電商商品條碼應用管理助消費者“放心買” 企業“省心賣”官員專家建言獻策如何對外開放 助推中原經濟區建設印度海運港口:特里凡得浪(trivandrum)港口廣州海關支持南沙自貿試驗區建設 促進海港新發展1月份進出口總值2726億美元 我與新興市場雙邊貿易逆勢增長上海進口玻璃制品清關代理公司減免關稅近兩千萬元常州海關有力保障鋰電池企業生產供應鏈